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
首頁  高教視點

高教視點

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發展要跨越“三重門”

當前,我國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占世界總規模的比例達到20%,成為世界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第一大國。毛入學率也已達到54.4%,意味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進入普及化階段。但相對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因長期受計劃經濟的體制束縛,精英教育的思想影響,以及工業社會的教育理念和環境局限,在管理模式、培養模式、師資能力和條件保障等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匹配性問題。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國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應對社會環境的若幹重大挑戰,努力跨過以下三道門檻。

圖片

第一重門:

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要解放思想,跟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步伐

改革開放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也給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發布,拉開了我國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管理體制改革的序幕。此後,伴随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又經曆了高校合并和大學擴招這兩次重大改革,對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布局結構、高校招生及人才培養産生了重要影響,極大地推動了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由精英化轉入大衆化,進而邁向普及化的發展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标志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也進一步确立了以市場為導向是保證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和主流趨勢的重要認識。

然而,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與長期形成的計劃經濟思維慣性之間的不可調和,成為制約我國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高質量發展的一大挑戰。計劃經濟長期以來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管理中的影響過于深厚,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從高考招生、專業設置、教學管理乃至後勤保障等諸多方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老百姓對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滿意度。我國的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雖然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貢獻,但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自身仍沒有适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例如:這些年不斷推出的高考改革新政策。高考改革不能隻改革考試,隻考慮便于大學計劃招生的選拔錄取。高考改革要有利于高考前各年齡段學生的成才;高考改革要給學校、家長和學生一定範圍的選擇權,不能逼着學校招,也不要強迫學生上;改革後的新制度要保證考生選擇權的機會公平。高考改革既要改革考試,更要改革招生制度,如果隻把重點放在考試科目、考試次數、各科分數權重和計分方式的改革上,難以改變應試教育和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全國高考時間統一,但各省試卷不統一,各省招生計劃指标人數和錄取分數線單獨劃定,錄取計劃比例不均等造成不同省份考生上大學的機會不公平。高考改革的重點應放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上,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從根本上改變現有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招生計劃指标制度,設計出适應社會發展并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對培養人才需求的招生制度。

圖片

再以教學管理的學分制為例。改革開放前,為适應計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高校普遍實行的是學年制,強調大學學習的計劃性和統一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個性發展。為了解決學年制的弊端,更好地培養創新性人才,改革開放初期就有少數高校率先嘗試,探索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此後随着社會經濟和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推行學分制改革,帶動了主輔修制、雙學位制、第二學士學位制等教學管理制度的相繼推行。

客觀來看,目前學分制改革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其原因也比較複雜。有的是受師資隊伍限制,“因人設課”現象普遍存在,無法開齊需要的課程,不能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難以保證真正的因材施教;有的是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如學校教室資源和宿舍資源緊張,無法提供課程供給率和開課率,很難保證學分制模式下的個性與彈性學習需求。不少高校在人力物力和教學理念的多重局限下,打着學分制的改革旗号,卻沿襲學年制的傳統模式,将學生培養進程和相應課程人為規劃好,過于強調學分的任務性,而忽視了人才培養的個性化與創新性。

學分制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高校要充分解放思想,以學分制改革為抓手,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發展條件,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教育質量。要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推行更加靈活的管理制度,加強人性化管理。要采取适應學分制的彈性學制,學生可以提前畢業,也可以延期畢業。為了推動學分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高校不要僅僅依賴政府财政撥款,而應通過多種方式籌措發展經費,招攬管理人才,儲備優秀師資,同時改善教室、圖書館、網絡等保障資源,以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與此同時,政府主管部門也需要掃清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設定有效的政策和規則,保障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各類發展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順暢流動。尤其注意的是,大學也要能升能降,有準入有退出是基本的市場規則,所以針對能力不足、效率低下、質量堪憂的高校,要有嚴格的淘汰機制。科學的淘汰機制是保證質量的重要前提,各行各業都有必要的淘汰機制。為了保證畢業生質量,大學制定了淘汰學生的标準;為了保證教學和科研水平,不少大學也制定了淘汰教師的辦法。為了保證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質量,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制定淘汰大學的規章制度。

 

第二重門:

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要轉變精英教育觀念,遵循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普及階段的發展規律

按照國際教育界的共識,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毛入學率在15%以下時屬于精英型教育,15%-50%為大衆化教育,50%以上為普及化教育。從我國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毛入學率的增長态勢看,2000年僅為12.5%,2002年超過15%,2019年則提高到51.6%,2020年達到54.4%,這意味着我國在20年時間内,迅速完成了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從精英階段到大衆化階段的過渡,進而躍升至普及化階段。當大學不再是供人們仰望而成為多數人必須時,再集中資源為少數人辦幾所精英大學,有違社會公平原則,會受到很多人的诟病。

當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進入普及化階段,公民受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機會公平和提高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質量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指标。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結構将更加多元化,以适應社會發展多方面的人才需求,學習與生活之間的界限也将被打破,大學入學标準也将相應發生變化,生源知識結構的多元性和生源質量的差異性将加大,教學質量的評價方式将發生改變。但因為強大的思維慣性,社會各界對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認知多多少少還停留在精英階段,并沒有因教育階段的不同而發生根本轉變。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學生能在畢業後直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滿意度評價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很多家長還固執地認為孩子上了大學就一定要當教授、公務員、企業高管,不少大學生也還自認為是“象牙塔”裡的“天之驕子”而放松了自我奮鬥,甚至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覺得上大學就是混日子、混文憑。

因而,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普及化的發展現實與長期精英教育的思想觀念之間的落差,是制約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大挑戰。順應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發展規律,轉變思想觀念,校準社會預期,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是我們在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普及化新時代需要抓緊補上的一課。

圖片

在觀念上,我們要基于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普及化階段分類發展的特性,從學術型和職業型的不同培養方向上正确認識教育質量。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普及化,并不排斥精英教育,此階段的精英教育不僅是指着力培養國家所需的高層次學術型人才,也是指要精心打造既有一流管理又有一流學科的精英型高校。打造精英高校的目的,不是要培養少數人,而是給國内更多高校做出示範,成為模仿學習的對象,以進一步提高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的整體質量。

在措施上,我們要創新實施符合社會主義市場規律,适應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普及化特點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例如,高校可以用好經濟手段,在适當提高學費的同時加大獎勵手段,激勵學生珍惜學習機會。因為在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普及化階段,偏低的學費不僅會增加國家教育投入的壓力,也可能會助長一部分同學的惰性,使得教育的投入與産出不成正比。從效果來說,高學費配合高資助是比較理想的組合模式。這裡的高資助,一方面是指家庭經濟承受能力低的學生經認證後享受高資助,另一方面是指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高額獎學金。

再如,高校可以将學位體系與學習評價挂鈎,根據學習成績發放優良中差不同等級的學位證書,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期以來,在我國高校嚴進寬出的管理模式下,有些大學生覺得,無論學習成績高低,畢業後大家獲同等學位,拿一樣的證書,既然這樣還不如心安理得地混日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等次在學位證書上通過顔色或者等級進行标識,讓用人單位通過證書的不同一眼就能看出哪個是勤奮學生,哪個是不夠努力的學生。此舉将在學校差别之外,給大學生又增加了學業等次的标簽,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内生動力,實現更深層次的教育公平。

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要轉變辦學理念。從公平與效率兼顧講,進入普及化教育階段,大學是培養“群英”的地方,大學要多樣化發展,以适應不同人才的成長需求和不同行業的用人需求,把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質量上。在工業社會,好大學可能有利于就業,但與能否成為時代精英關系不大,精英是時代機遇,個人聰慧和選擇等多種因素造成的。不少人吹捧民國時代的大學如何好,實際情況是,民國時代的大學隻有少數權貴子弟才能上,有文化知識的人就很少,能上大學的人寥若晨星,他們上了大學後就必然成了那個時代的大師和權貴,并不是因為當時的大學辦得如何好。

 

第三重門:

教育要主動融入信息社會,早日實現教育公平

從公平角度講,機會的提供與獲得來源于社會公平,而教育公平又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所以促進教育公平已成為新時代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所謂教育公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體現:一是公民受教育的機會要公平,能給大家選擇的機會;二是受教育的過程要公平,上課不能歧視任何學生,學習環境條件不能區别對待;三是考試評價的結果要公平,如學生考試不能作弊,老師判卷不能偏心。但社會形态決定教育形态,教育公平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很難實現,但在信息社會就相對容易。

從資源角度看,教育有四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資和教育内容。在農業社會,所有的教育要素是集中在教師個人身上,教師壟斷了知識,私塾就是典型形态。到了工業社會,四大要素集中在學校,實現了教育的規模化和教學的标準化,就很難兼顧個性化的需求,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壟斷了知識,因此難以體現教育公平。而在信息社會,所有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大平台上,沒有人能夠壟斷知識。平台上有很好的老師、教學效果好的課程供人們選擇,其大規模、靈活性、個性化更有助于促進真正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

從成本角度看,在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裡,技術的提高會使工業産品和農業産品的生産成本大幅度下降,消費價格大幅度下降,廣大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但由于師生比例沒有下降,教學效率并沒有提高。所以,從經濟學視角來說,幾千年來,教育成本從來沒有下降過。但互聯網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優秀的課件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學習者,教師數量明顯下降,會使教育成本大幅度下降。

圖片

從技術角度看,技術發展會帶來教學工具、學習工具、考試評價工具的改變,也帶來課堂的形态和結構的改變。讓我們看看當今科技的發展的三大特征:一是科研的深度和廣度遠超以往,原始創新的活動和動力被充分激發;二是科技發展的速度極為迅猛,知識創新和技術發明日新月異;三是從科技發明到生産出産品和市場應用的周期越來越短,成果轉化加快。這三點決定了人類文明在飛速發展,對未來教育也會産生巨大的影響。

但這種影響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社會尤其是教育領域從業人員對信息技術的态度,即到底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求變,這也是教育邁向信息社會遇到的最大挑戰。客觀地說,如今在生産、生活、商業、傳播等很多方面,人類都在積極适應信息社會形态,但學校、班級、教室、校園等呈現的還主要是工業時代的教育形态,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人們不會如此深刻地理解何為教育信息化,也很難想象在線教育竟能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教育系統從業人員不能隻被動應付,主動融入信息社會是當務之急。

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促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習模式的變化,主要體現于時間的碎片化和學習的靈活性,選擇内容的多樣性;二是教學方式的轉變,即從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變成互動式教學;三是學校形态的變化,比如MOOC、雲學校、翻轉課堂等,将導緻現有師生關系、管理模式、教學組織方式的改變,進而重構學校的生态方式。

大學的形态正在逐漸發生變化。在信息時代,今天所謂的公共課程和已有的成熟知識都靠互聯網傳播,大家甚至已不需要到學校去上課了。留學的概念也将發生改變,有了互聯網,在中國就可以學習全世界的課程,同樣,世界其他國家的學生不來中國照樣可以學習中國老師講的課程。由于知識傳播的功能逐步由互聯網取代,未來大學可能會成為研究院和考試院,變成以知識的産生為主的機構。相信在不遠的将來,随着大學功能的根本性改變,教育公平将不再是制約中國教育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

教育要适應時代的發展,要積極融入信息社會,主動參與并服務于社會變革。除了專職教育信息化人才外,是否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是關鍵。由于我國教育資源長期發展不均衡,教師水平參差不齊,不少老師并沒有看到教育信息化與教學融合的必然趨勢,依然沉浸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不能自拔。但是,技術的發展和資本的貪婪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我們隻能轉變觀念。

如果我們不能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腳步,我們至少應該緊跟人類文明進步的步伐。

作者: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  李志民

(責任編輯李寶進,圖片源自網絡)

圖片

版權所有©PC加拿大飞飞(专业预测)-加拿大28   蘇ICP備05063164号

Baidu
sogou